鐵屑是機加工不可避免的副產品,其回收利用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。傳統的方法是將鐵屑回爐再次熔煉,這個過程會消耗大量的能量,同時也會造成金屬的燃燒流失,并排放大量的CO2等有害氣體,在能源日趨緊張及對環境重視的今天,節能減排是現代工業生產追求的目標。因此,其他回收方法開始被實踐。通過金相顯微鏡、SEM、EDS及顯微硬度儀對不銹鋼角鋼與鐵屑芯的接觸界面進行分析,并考察了軋制道次、軋制溫度、石墨添加劑等對包層鋼筋力學性能的影響。結果顯示:經道次軋制后,界面兩側發生了元素擴散,擴散距離70~80μm,鐵屑中的鐵向不銹鋼中擴散,不銹鋼中的Cr、Ni、Mn等元素向鐵屑芯中擴散,使界面附近碳鋼側的顯微硬度值明顯提高。軋制道次的增加,提高了不銹鋼與鐵屑芯間的結合強度,兩金屬間的剪切強度最大為355MPa。隨軋制溫度的提高,不銹鋼/鐵屑芯包層鋼筋的抗拉強度、伸長率增加。1150和1250℃軋制的包層鋼筋的抗拉強度分別為470和500MPa,伸長率分別為32%、35%。在鐵屑中添加石墨粉可以改善鐵屑芯的組織成分。隨石墨添加量的增加,包層鋼筋的抗拉強度提高,而伸長率降低。石墨添加量為1.0%(質量分數,下同)時,鐵屑芯中析出白色網狀的二次滲碳體,包層鋼筋抗拉強度提高到736.5MPa,但伸長率降低到16%,拉伸斷口呈明顯的脆性斷裂形貌。
|